|
民盟内江市委简介市委简介
1947年7月创建内江县民盟小组,1951年11月成立民盟川南区支部临工会内江市分部筹委会,1953年5月更名为“中国民主同盟内江市分部临时工作委员会”,1956年3月28日,正式更名“中国民主同盟内江市委员会”。内江民盟组织迄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。截止2019年底,民盟内江市委已是第十四届委员会,历届主委分别为尧文藻、刘石夷、周远德、彭焕章、葛少康、李国江、周昌亮、左永芳、邓国军,现任主委为邓国军。 自内江民盟组织成立以来,内江民盟的历程就是一部生生不息的奋斗史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内江民盟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,风雨同舟、肝胆相照,为建立和平、民主、统一的新中国作出了积极贡献。在新的历史时期,内江民盟在中共内江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,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,为促进内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参政议政成效显著。坚持以参政议政为第一要务,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,健全上下联动、左右互动机制,注重发挥整体优势,参政议政工作成效显著,多次被民盟省委评为评为参政议政工作先进集体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进集体、调查研究工作先进集体。提交的信息《农村中小学教师也应建立公租房制度》被全国政协采用,并得到当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、国务委员刘延东的亲笔批示,《人民政协报》、《四川政协报》头版头条对此事进行了报道。《建议高度重视我省页岩气开采固废物处理现状》获中共省委王东明书记批示。《土地财政背景下农村集体土地被“瓜分”现象应予高度重视》被民盟省委评为2011年度“金盘杯”好信息三等奖。《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实施情况及建议》作为盟省委在2014年省政协全委会议的集体提案提交省政协。近年来,民盟内江市委提交的信息中,盟省委采用173篇,省委统战部采用6篇,省政协采用18篇,民盟中央采用26篇,全国政协采用4篇,先后共有13位盟员被民盟四川省委评为社情民意信息先进个人。
组织建设不断发展。深入学习贯彻中央“三个文件”精神,大力实施“人才强盟”战略,为民盟履职尽责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,民盟内江市委多次被民盟省委评为组织工作先进集体。截止2019年底,共有盟员697人。有19个基层组织:民盟内江市直机关支部、行政支部、科技支部、综合支部、医卫支部、企业支部、市中区支部、东兴区总支、资中县总支、师院基层委员会、一中支部、二中支部、六中支部、七中支部、高技工校支部、文化支部、文艺支部、职技院支部、椑木支部。内江民盟有2名盟员担任省政协委员,1名盟员担任省人大代表,3名盟员担任民盟四川省委委员(常委1名),1名担任市人大副主任,9名盟员担任市人大代表(常委3名),24名盟员担任市政协委员(常委5名)。盟员中地厅级领导干部2名,县级领导干部9名,科级干部52名。
社会服务逐步完善。多年来,内江民盟按照民盟中央“发挥优势、突出重点、量力而行、讲求实效、持之以恒”的基本原则,在“烛光行动”、“送科技下乡”、“送法律下乡”、“送医药下乡”、“送文艺下乡”、“送教下乡”、“精准扶贫”等方面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工作,获得社会广泛好评。2019年,民盟内江市委与内江监狱签订“黄丝带帮教”协议,形成制度,开展送文化送法律送关爱进高墙系列活动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阻击战中,民盟内江市委发动广大盟员共筑抗疫长城,组织捐款捐物合计人民币20余万元,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作出积极贡献。“4.20”雅安芦山地震发生后,民盟市委组织各基层组织向灾区捐款捐物近9万元,其中现金3万余元,急救医药物资5万余元。在脱贫攻坚战中,民盟市委组织各基层捐款近40万元,其中捐赠资金4万余元,捐赠物资折款0.4万元,特色扶贫活动(教育扶贫 )捐赠款物35万元。
面对新形势,新要求,内江民盟将带领全市广大盟员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,坚定不移地传承民盟优良传统,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锐意进取,积极参政议政,建言献策,为内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! |